18岁士兵老山战场炸掉双腿,父亲接回家:没立功不要紧,活着就好
吴长军正是在1984年被轮战派到了老山前线。作为一名通讯兵,他原本应该处于相对较安全的岗位。然而,在现代战争中,通讯兵的任务压力极大,因为通讯系统是确保部队协作与指挥的重要环节。想象一下,如果一个部队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,后果将会多么严重。因此,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通讯线路的破坏成了敌军的主要攻击目标,吴长军也因此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修复通讯设备和线路。
在老山前线,通讯兵常常面临极大的危险。为了修复通讯线路或架设信号塔,吴长军和战友们经常出现在敌人视线之中,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到袭击。吴长军也未能例外。在1984年10月的一次维修任务中,他不幸踩到了埋设的地雷,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,他的身体被猛烈地甩了出去。救援队找到他时,他已经失去了意识,双腿严重受伤。经过紧急治疗,虽然他侥幸保住了一条命,但双腿已无法挽救。医生最终决定截去他的双腿。
尽管如此,吴长军的生命得到了保全,然而,这场爆炸也让他成为了一名残疾军人。按照规定,他本应因作出巨大牺牲而获得一定的军功奖章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在1985年退役时,吴长军仅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,并没有获得军功章。这背后,原来并非是评选标准的不公,而是吴长军本人的高风亮节。
在当时,因表现突出、符合军功评选标准的士兵不在少数,而军功章的名额却极其有限。按照部队的潜规则,若两名士兵的贡献相差不大,那么家庭条件较为困难、急需军功章改善生活的士兵会优先被考虑。这也是当时吴长军决定放弃军功的原因。尽管按照规定,伤残军人可享受终身补贴,但他认为那些更需要的人应该得到这份荣誉和福利。于是,吴长军毫不犹豫地将这个机会让给了其他战友。
退役后的吴长军回到了家乡,面对年迈的父母。他的父亲见到儿子时,泪水已满眼,因为当年他送吴长军入伍时,儿子是一个健康的青年,而如今归来却失去了双腿。尽管如此,亲人团聚让他们的心中充满温暖。虽然父亲未曾言明,但吴长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不舍,尤其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。
然而,吴长军并没有被困难击倒,他非常坚定地告诉父亲:“别担心,任何困难都不会击垮我。”对于吴长军来说,能够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幸运,失去双腿也不代表生活的终结。事实上,他已经从生死边缘走过一遭,又怎会被眼前的困难压垮呢?他也深知,尽管没有获得军功,但国家的补贴和关怀从未缺席。
但吴长军的内心始终不安,他年轻且充满活力,不能只依赖补贴过一生。失去了双腿,尽管生活困难重重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回报社会的梦想。幸运的是,凭借多年的军旅生活锻炼,吴长军的体能远超常人,尤其在体育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。因此,他决定加入残疾人运动队,专心进行体育训练,开始了全新的生活。
虽然刚开始做运动员时,吴长军也遇到了不少挑战。但凭着他不屈不挠的精神,他克服了种种困难,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。运动员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,单纯的天赋远远不足以支撑成就卓越,必须要经过日复一日的辛勤训练,反复的动作磨练。在这样的训练中,吴长军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。
经过多年不懈努力,吴长军终于在比赛中展现了惊人的成绩,不仅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铁饼项目中夺得冠军,还在国内外多项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在他的运动生涯中,他总共获得了16个冠军奖项,成为了残疾人运动的传奇人物。吴长军的故事无疑为所有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——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只要坚持不懈,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,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