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尔·刘易斯跳远最具统治力的赛季,三次突破8米70并创世界纪录!
在1984年1月27日,刘易斯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米尔罗斯室内运动会上以8米79的惊人成绩,第三次刷新了世界纪录,这一成就仍旧屹立不倒。为了全面评估这次跳跃的价值,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刘易斯,其余运动员在同样条件下几乎无人能及:这跳跃在海平面以下10米的高度进行,室内环境封闭且无风,踏板也为短距离的木制跑道。著名的《体育画报》盛赞这一跳跃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跳跃,权威的《田径新闻》专家则认为,如在与蒙跳相同条件的室外场地下,这一成绩本应超过30英尺。
进入室外赛季,5月13日,刘易斯在洛杉矶的西木百事邀请赛中挑战“世纪之跳”。尽管四个跳跃中多次犯规,并有一跳达到了九米标记,但他依然以8米71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,成功跳过8米70的门槛,显示出他出色的状态。
6月19日,在洛杉矶美国奥运选拔赛中,刘易斯以令人惊艳的8米71(0.1米/秒)的成绩打破了前一天创造的赛会纪录,最终以46公分之差轻松夺冠。同时,他在当天早些时候完成的200米晋级赛中,亦打破了16年前的选拔赛纪录。深入研究历史数据,发现刘易斯的独特之处在于,除了他自身,只有拉里·迈里克斯、迈克尔·鲍威尔和伊万·佩德罗索三名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有不止一次超过8米70的表现,而刘易斯在同一赛季内就实现了三次,实力可谓传奇之至。
在8月6日的洛杉矶奥运会决赛中,刘易斯选择了在首跳就确定胜局的策略,瞄准成绩28英尺(8.53米),他最终以8.54米(-1.6米/秒)取得胜利,成功达成目标。尽管他的第二跳犯规,让他放弃了之后的四次机会,旨在为接下来的200米和接力赛事保留体力,因而饱受批评,尤其是那些为他冲击世界纪录而高价购票的观众们,然而刘易斯依然以30公分的优势赢得金牌。
谈到这一跳的含金量,面对1.6米/秒的逆风,刘易斯显然无从忽视,但凭借他的实力,这些阻碍显得微不足道。除了比蒙的跳跃,曾有迈里克斯在顺风环境中跳出8.56米。实际上,刘易斯在当前条件下不需要继续挑战,这也是迈里克斯最终获得第四名的原因。在某种程度上,刘易斯这种策略也可以视为对鲍勃·比蒙的致敬,毕竟在1968年奥运会决赛中,比蒙同样实现了仅依靠前两跳就夺金的壮举,且二者的成绩在变化的环境下也难分高下。
论及刘易斯在1990年代的敌手,自然离不开迈克·鲍威尔的名字;可谈起1980年代,很多人可能对拉里·迈里克斯并不熟悉。其实不难理解,刘易斯作为常胜将军,哪位运动员曾击败他便显得更加引人注目,恰似摔跤界传奇亚历山大·卡列林在最后战役落败后,人们才会好奇谁是最终的胜利者。
整个1984赛季,刘易斯参加了八场比赛,其中七场直接战胜了迈里克斯。而在当年的《田径新闻》综合世界排名中,刘易斯高居第一,迈里克斯则位列第二。由此可见,刘易斯在重要荣誉、交手纪录及具体成绩这三方面均对世界第二形成了全面的压制。
由于刘易斯还需参与100米、200米和接力等多项赛事,使得他在跳远项目上的参赛机会相对有限,因此注重每次比赛的质量成为他所作的关键选择。整个赛季中,刘易斯在所有比赛中均达到8米50的高度,且在合规条件下有九次突破8米50,其中四次甚至超过了8米65。可以说,在刘易斯之后,只有佩德罗索职业生涯中有四次达到8米65的壮举。
回顾1984赛季的刘易斯,相对其他时期,无论是参赛数量、成绩厚度,还是与对手的交手纪录均显得分外耀眼。他所创造的室内与室外的十佳成绩平均值达到8米60,此外赋予运动史无比价值的室内短道世界纪录,最终以一跳定乾坤捧回至高荣誉金牌,再加上室内国家锦标赛和奥运选拔赛中的佳绩,均是历史级别的成果。
若要说遗憾之处,即刘易斯在外部环境下仅挑战了一次世界纪录,且由于短跑等项目分散了其过多精力,未能如愿打破比蒙的纪录和跳出30英尺(9.14米)也令期待的观众失望。但若再追问,谁能超越刘易斯在1984赛季的综合表现呢?是迈克尔·安东尼·鲍威尔的1991年,还是伊万·佩德罗索的1995年?只能说这两个赛季各有特点,但整体而言,难以与刘易斯的成就相提并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